山东元素亮相春晚舞台 齐鲁文化传颂神州大地

2018/2/20 14:19:22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赵德鑫 孟一

  原标题:山东元素亮春晚 齐鲁文化传神州

  2月15日20:05,伴随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诵读,山东曲阜·泰安分会场在全国观众面前惊艳亮相,向世人传递好客山东的文化基因,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是除夕夜里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夜饭”。2018年央视春晚,又有别样风采:今年,春晚首次在山东设立分会场,更史无前例地将曲阜、泰安两个历史文化名城都纳入其中。

  山东元素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齐鲁文化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这不仅是带给全省人民的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激发齐鲁儿女文化自豪感的精彩亮相!

  展现开放好客的传统

  祈福国泰民安的盛世

  炫目的灯光,红红火火的灯笼,喜气洋洋的年娃娃……曲阜万仞宫墙下,近2000个山东小伙儿有力地击节,鼓声急促、呼声震天、齐齐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除夕的夜晚,随着央视狗年春晚拉开帷幕,亿万中华儿女的热情被点燃。

  这场在孔子故乡、儒家思想发源地曲阜万仞宫墙下的“击鼓表演”,将齐鲁大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热情开放、豪爽好客的传统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传承永不褪色的特点表现得酣畅淋漓。

  曲阜万仞宫墙下,泰山封禅大典现场,这两个中华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符号一齐亮相春晚,彰显山东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早早就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学生们的表演。看完开场击鼓,他表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节假日实际都是其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传统节日里弘扬传统文化,恰如其分,有利于敦化社会风俗、矫正个人。

  “浓浓山东味,幸福中国年!今年春晚让我们在新时代重新审视山东的山水和镌刻在山水之上的古训家风。”聊城市杂技团文化工作人员王伟动情地说。

  演绎传统文化之美

  展示齐鲁文化底蕴

  巍巍泰山,大气磅礴!海内同心,天佑中华!歌曲《龙的传人》家喻户晓,唱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壮哉,我中华民族!”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居民董作兰观看完《龙的传人》,难掩激动之情,“春晚山东分会场演绎中华传统之美,将每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和心灵感受、探索和文化根脉深深交融在一起。看春晚,思未来,我和家人衷心祝愿每个中国人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由钢琴家李云迪和陈萨联袂奉上的钢琴协奏曲《黄河颂》,在泰安掀起了春晚的一个高潮。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山东为黄河入海口,与泰山、孔子共同构成‘一山一水一圣人’,非常能够展示山东的文化底蕴。”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研究员周郢说。

  “天耀中华,风雨压不倒,苦难中开花,祥云飘四方,荣耀传天下,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这首歌唱祖国的歌曲,让王兴芬这位来自五莲县街头镇的农家妇女感同身受:“‘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恁看,这歌里唱的不就是俺吗?”

  丈夫因伤瘫痪卧床十多年,全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到王兴芬一个人的肩上。“在我们快没有盼头的时候,党委政府送来八箱蜜蜂,让我免费参加培训,还安排合作社手把手地教技术,来现场指导,这真是‘对我的恩泽感动天和地’呀!”

  山东元素贯穿全场

  齐鲁儿女豪迈奋进

  山东元素几乎每年都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今年更加闪亮!

  记者初步梳理发现:济南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三所山东高校等参演央视春晚第一个节目《万紫千红中国年》。

  山东省莱州市中华武校连续第五年亮相春晚。分别参加央视春晚主会场和山东分会场的表演,泰安分会场的参演人数更是高达1800人,参与泰安分会场的整个表演时段,既有单独表演,也有伴舞。

  济南大学舞蹈系学生参演舞蹈节目《丝路绽放》;山东师范大学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们共同参演了舞蹈《波涛之上》。

  春晚的节目中,公益片《中国印·中国节》中记录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老技师的故事。

  “当——当——”2月16日零点整,岱顶弘德楼敲响了祈福钟声,钟声醇厚悠扬,透过央视春晚的平台,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传到世界各地,传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耳际、脑海和心头。

  这是山东带给全国人民的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激发齐鲁儿女文化自信的精彩亮相。除夕之夜,山东曲阜·泰安分会场惊艳亮相央视春晚后,广大齐鲁儿女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自豪。

  老家青州、在北京过年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义琴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作为一个山东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将以这种豪迈的情怀,珍惜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极大的自信心拼搏奋斗,共同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编辑:伊帆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