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岛过年习俗:渔民年夜饭不吃带壳海鲜

2014/1/24 9:04:55   来源:青岛旅游局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把肉煮;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初一出来走一走。这一首流传至今的民谣,唱出了青岛的年文化。

  今年1月23日,是北方的传统节日小年,如果说腊八是开场的锣鼓,那么小年就是大年的序幕。小年过后,迎新春、过大年开始进入倒计时,家家开始扫尘,置办年货,准备迎新年。那么,青岛有哪些特别的过年习俗呢?

  童子挑灯笼照四合院

  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出生于市南区广西路,与中山路相邻,今年,鲁海已经82岁了。

  “年三十当日,家家户户要张贴春联,包饺子。”鲁海讲述起了他的过年生活。除夕当天,家家户户要贴春联与窗花,这就像一场书法与美术大展会。“家中有会写字的,自己写春联。不会写字的,买春联。”鲁海称,现在到春节,他还会写上几副春联,贴在家中门上。到下午六七点时,如果饿了,就简单吃点东西,先垫一垫,等到晚上十点左右,全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年夜饭、守夜。到子夜时分,鞭炮声不绝于耳,在鞭炮声中,家人要祭祖。

  鲁海接着又说,因为他是家中独子,还要挑着一个灯笼,围着院子走一圈,要照一照院子中的每个角落,把每个角落照亮,口中还要不断说着,“蚰蜒、蝎子不再来。”鲁海称,按照当时民俗,童子能镇邪,可以驱除毒物,能保佑一家人平安。鲁海称,他记得从三四岁,自己刚记事起,就在承担着这项“任务”,直至十五六岁。

  随着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过年不会再像从前,一切都要按照习俗来,但赶年集,买鱼买肉买糖果,置办年货,仍然是每个家庭过年前必须做的事情。

  青岛民俗专家鲁海告诉记者,除夕上午,要贴春联迎新年。下午,要摆上香案烛台,去祖坟焚香烧纸,迎祖先过年。晚上十点后,家人围一桌,吃年夜饭守夜,子夜时分,放鞭炮“接年”。初一清晨,要向长辈叩头拜年,并跟着家中长辈,去亲友家拜年。

  除夕夜把一根木棍放在门槛下

  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就要“扫尘”,也称“除尘”,这是过年前的一个重要习俗。因“尘”与“陈”谐音,“扫尘”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陈传瑜,67岁,平度文史专家。他说,除夕之夜,因处在辞旧迎新的接力点上,所以格外受到人们重视,而守岁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一直流传到今。古时除夕夜降临时,要敞开街门守岁,把一根木棍放在门槛下,地上还要撒谷子秸。敞门是为了祖先和财神进门方便,横根棍子是挡着凶神恶煞进不来。守岁时要请财神进门,保佑来年发财。

  青岛民俗专家门秀山,今年已经68岁。他告诉记者,在门口处放木棍,撒上大豆秸秆、干草,这种风俗在农村较普遍。门秀山解释称,大年三十那天,要迎接祖上回家过年,放干草、大豆秆,是给祖上回家铺路。

  “按照传统习俗,过了除夕子夜,吃完饺子,就开始到亲友家拜年。”青岛民间文艺家门秀山回忆称,小时候过年,除夕当晚子夜时分,吃完饺子后,哥哥就带领他,开始到亲戚邻居家拜年。“进入各家的正屋后,一边对着供桌磕头,一边连声说:‘过年好!过年好!’然后,接过大人送给的炒葵花子和红枣,一边吃着,一边再到下一家去拜年,一直到天亮。回家时,小棉袄的两个口袋,鼓鼓囊囊装满了礼品。”

  庙会多是青岛过年特色

  在青岛文史专家鲁海看来,要说青岛过年有什么特别的风俗,那就是青岛的庙会,正月里的庙会有很多。

  正月初一到初五,在太平路上有天后宫庙会。初四是龙王的生日,有龙王庙会,现在的沙子口、燕儿岛、奥帆基地以前都有龙王庙会。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萝卜会。因正月初九通常都在立春前后,民间素有“咬春”一说,因而,庙会上卖萝卜人有很多,也就成了现在的萝卜会。

  另外,正月十一,于姑庵庙会。正月十一是五谷之神后稷的诞辰,为祭祀五谷之神而有了这个庙会。正月十三,有真武庙会,在现在的浮山所,以前有真武庙大院,因会上卖的最多的就是“油条”(当时称“香油果子”),所以,真武庙会又被称为“香油果子庙会”。

  正月十六,是海云庵糖球会。因海云庵处于老四方区,从前是工业区,四周有很多的工厂,在海云庵里,就供奉着工匠祖师爷鲁班,当时就有“圣诞会”,而圣诞就是指鲁班的诞辰。后来,经过发展,就形成了如今的海云庵糖球会。鲁海指出,如今,青岛的庙会中,很多庙会基本上都消失了,还保留两三个,而萝卜会与糖球会最为出名,其中,糖球会已经成为青岛最大的庙会。

  在青岛,渔民过春节,也有其过年的独特习俗。鲁海说,他曾了解到,渔民吃年夜饭时,不吃带壳的水产品,像海螺、螃蟹、蛤蜊等。但对于这个特殊的风俗,鲁海坦言,他还没能找出风俗来源。

  门秀山表示,因渔民长期生活在海上,捕鱼作业常会面临危险,因此,渔民也有很多的禁忌,如,吃鱼时,不能说“翻过来”,要说“调过来”或“正过来”。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李傲然    责任编辑:刘翬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